配资融券平台 雷英夫自称最早预测仁川登陆,韩国学者驳斥:最早预测的是毛泽东_毛主席_作战部_美军

发布日期:2025-06-05 23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配资融券平台 雷英夫自称最早预测仁川登陆,韩国学者驳斥:最早预测的是毛泽东_毛主席_作战部_美军

1950年9月的仁川登陆是朝鲜战争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,对整个战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当时,朝鲜军队没有预料到联合国军会在仁川发动进攻配资融券平台,因此只派遣了少数部队守卫这个城市,结果仁川迅速失守,朝军的后方被切断,釜山防线也随之被突破。这个行动使得原本处于攻势中的朝军迅速转入了被困的状态,陷入了南北合围的困境。仁川登陆无疑是决定战争走向的重大转折。

实际上,在战事爆发后,我方就已经预见到了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风险,并及时将这一情报传递给了朝鲜军队。长久以来,史学界普遍认为,最早预见到仁川登陆的,是当时担任我军总参谋部作战部作战局副局长的雷英夫及其同僚。他们最早提出的这一观点出现在雷英夫1991年4月出版的《抗美援朝战争回忆断片》一文中。雷英夫在文章中回忆称,早在1950年8月23日,也就是仁川登陆的半个月前,他便和总参作战室的同事讨论过敌人可能在仁川登陆的情形,并得出了这一结论。

展开剩余74%

为了确保这一信息能得到及时反馈,雷英夫在8月23日晚上,刚从居仁堂的总参作战室返回西花厅的总理办公室时,就把这一研究结果向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汇报。周总理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毛主席,毛主席听后高度重视,并要求周总理将雷英夫带到他面前做详细汇报。在汇报过程中,雷英夫谦虚地表示,这一结论是通过大家解放思想、集思广益得出的,严格按照毛主席一贯提倡的实事求是的方式进行分析的。

这一说法在后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。1993年出版的《毛泽东年谱》中也援引了雷英夫的回忆,并列举了1950年8月23日周恩来带着雷英夫向毛主席汇报的内容。根据年谱记载,毛主席对这个分析结果表示认可,认为敌人很可能会在仁川登陆。

然而,随着档案的逐渐解密,雷英夫这一说法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质疑。韩国学者徐相文通过对俄罗斯档案的研究发现,最早提出仁川登陆可能性的并不是雷英夫,而是毛主席!1950年7月2日,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在向莫斯科报告时提到,毛泽东曾指出美军可能会选择仁川作为登陆地点,并认为该地应当建立坚固防线来加强汉城的防御。这一电报的内容显示,毛主席早在雷英夫提出猜测的一个月前,就已经预见到仁川登陆的可能性。

此外,党史学者逄先知也在其著作《毛泽东与抗美援朝》中提到,毛主席早在1950年4月,金日成访问北京时就曾警告朝方要警惕敌人可能从海上登陆仁川,切断人民军后路。随着这些证据的披露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,毛主席才是最早预见到仁川登陆的人,而非雷英夫。

回顾雷英夫的回忆,存在着一些矛盾和疑点。1991年,他在回忆录中提到,自己是根据毛主席的教导,依靠集体讨论得出美军可能登陆仁川的结论。然而,在1997年的回忆中,他则描述得更加详细,称自己和同事们通过对海潮规律的研究,预测到美军的登陆时间为9月15日。与六年前的回忆相比,1997年的细节显得过于精确,这引发了学者们的疑问。

一些学者指出,雷英夫提到的海潮规律和水文资料,似乎与当时美军专家提供给麦克阿瑟的资料极为相似。特别是雷英夫在引用该资料时未考虑到东京和北京时差的错误,更加让人怀疑他是否“借鉴”了美国海军的资料。此外,雷英夫在回忆中称自己当时是总参作战部作战局的副局长,但史料显示,总参作战局直到1950年10月才正式成立,这也为雷英夫的回忆提供了疑点。

更令人关注的是,雷英夫在1991年的回忆中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海潮规律的研究,而1997年则说得头头是道。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回忆,让人不禁怀疑雷英夫是否在回忆往事时有意“修饰”了当时的情况。

最后,雷英夫提到的毛主席对他预测的表扬,也不免让人产生疑问。如果毛主席在7月就已多次向朝方提出警告,怎么可能会对雷英夫的预测如此惊讶和赞赏?这显得不太符合毛主席一贯的思维方式。

通过这一系列考证和回顾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,毛主席才是最早预见到仁川登陆的领导人,而雷英夫的回忆则存在一定的偏差与不一致。

发布于:天津市